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蕨叶上时,我第四次被地面震动惊醒——这次是四只成年三角龙从营地西侧经过。它们的犄角划开晨雾的样子很美,但我知道只要被发现,那些能撞断红杉树的角就会捅穿我的棕榈叶帐篷。
资源类型 | 安全获取时段 | 致命风险 |
燧石 | 正午(恐龙午休) | 翼龙俯冲 |
藤蔓 | 雨后2小时内 | 毒隐翅虫群 |
用霸王龙粪便涂抹的皮甲、淬毒木矛和火山玻璃匕首,这些装备帮我熬过了27个昼夜。还记得第一次尝试制作燧石刀时,碎屑飞进眼睛差点让我成为细颚龙的午餐。
观察甲龙排便让我发现它们总面向北方——这后来成为我的天然指南针。根据《史前生态研究》的记录,我整理了这份行为对照表:
危险信号 | 对应行为 | 应对方案 |
迅猛龙单脚抓地 | 群体狩猎倒计时 | 立即点燃烟雾信号 |
梁龙甩尾频率加快 | 暴风雨即将来临 | 收集阔叶储水 |
在第19天发现的玄武岩裂缝成为转折点。用树脂把羽毛黏在木框上做成滑翔翼,从200米高的悬崖跃入海风的那一刻,咸涩的空气里混着泪水——我知道这个自制飞行器最多支撑8分钟,但足够越过那片鲨齿龙聚集的沙滩。
时段 | 核心任务 | 能量消耗比 |
05:00-07:00 | 设置陷阱 | 30% |
13:00-15:00 | 处理食材 | 15% |
现在我的树屋仓库里存着3罐风干肉、5竹筒净水,还有用鱼鳔做的简易救生衣。每当黄昏时分翼龙群掠过天际,我会嚼着苏铁芯记录这些生存数据——说不定哪天,这些用血汗换来的经验能帮到下个倒霉的时空旅人。
月光下打磨着第7把石斧,远处传来似鸟龙的鸣叫。我摸了摸腰间鼓起的毒囊袋——这是用偷蛋龙幼崽的毒腺提炼的,足够让最凶残的食肉恐龙暂时失明。逃生筏还差最后三根龙骨,但雨季前的西风,应该还能再等三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