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包里的指南针在第四天早上突然失灵时,我就知道这趟旅程不简单。山涧里漂着铁锈味的晨雾沾湿了羊皮地图,墨迹晕染开的"誓约之剑"字样像在对我眨眼。传说中能斩断命运枷锁的武器,此刻正躺在某个花岗岩迷宫深处——至少《古兰瑟尔手稿》里是这么写的。
在卡洛琳旧货市场淘到的《安多哈尔战纪》还带着霉斑,第213页用红墨水潦草地写着:"真正的誓约者会在月蚀时听见剑鸣"。但最关键的三页早被人整齐裁走,切口处残留的龙舌兰纤维让我花了三个月追查到南境图书馆。
当我的火把照亮洞壁时,那些蜂窝状孔洞突然开始收缩。整面岩壁像活过来的肺叶,把硫磺味的空气挤进我的鼻腔。这时候才想起《地脉共振理论》里说的——这里的玄武岩含有磁性矿物,会随着地磁变化改变结构。
材料 | 来源 | 用途 |
星辰铁 | 陨石坑底部 | 破除磁力场 |
龙血藤 | 峭壁裂缝 | 止血与解毒 |
背包侧袋的登山扣突然发烫,提醒我该补充电解质。嚼着盐渍岩羊肉干时,石壁上突然浮现出荧光苔藓组成的箭头——它们只在特定湿度下显形。
在第十七个岔路口遇见的石像鬼比传说中还难缠。左边那只爪子上有新鲜的剑痕,右边那个眼眶里卡着半截断箭。这不对劲,明明《古代机关全解》记载守护者应该完好无损。
当我用冰镐敲击三点钟方向的钟乳石时,整个洞窟开始震动。两只石像鬼突然像被按了暂停键,裂缝里渗出带着檀香味的黑色油脂——这是古代机关常用的润滑剂。
祭坛上的剑柄在月光下泛着水波纹,旁边躺着具风化的骸骨。肋骨间插着半截断剑,剑格处的新月标志和图书馆管理员的一模一样。这时候才明白,三十年前失踪的考古队队长,可能就是我追查的那个撕书人。
暗河在脚下轰鸣,岩壁渗出带着血腥味的水珠。当我把断剑残片按进祭坛凹槽时,整个洞穴突然亮如白昼。那些嵌在洞顶的萤石原来组成了完整的猎户座星图,和《古兰瑟尔手稿》缺失的第三页完全吻合。
握住剑柄的瞬间,虎口传来灼烧感。剑身浮现的铭文不是古语,而是我老家门牌上的数字。传说中需要立下血誓才能拔出的剑,此刻轻得像片羽毛。洞顶开始坍塌时,我注意到祭坛背面用炭笔写着:"真正要征服的,是你的影子"。
带着青苔味的山风灌进洞口,誓约之剑在晨曦中泛着诡异的蓝光。远处传来渡鸦的叫声,我想起背包里还有半块没吃完的岩羊肉干。掏出水壶时,金属表面映出的倒影,眼睛居然变成了琥珀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