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窝在沙发里搓玻璃板的时候,突然发现隔壁工位的老王在偷偷抹眼泪——这货居然被自己造的火药炸了三个存档!作为在《粉末游戏》里成功用玉米粉造出过太空电梯的老油条,是时候把我压箱底的生存秘籍抖出来了。
刚进游戏那会儿,我也被满屏跳动的像素点晃得眼晕。直到有天突发奇想往水里倒汽油,看着火苗在水面跳舞的样子,突然就开窍了。
元素 | 安全温度 | 危险反应 |
硫磺 | <115℃ | 遇硝酸钾生成黑火药 |
钠 | 室温 | 遇水剧烈爆炸 |
干冰 | -78.5℃ | 吸收热量引发骤冷 |
上周用石墨搭的拱桥,刚放上第十块砖就塌了。后来发现这游戏里的支撑结构要遵循「奇数法则」——单数层用弹性材料,双数层必须用刚性材料才能稳定。
还记得第一次做出永动机的感动吗?用磁流体+铜线圈+液氮的组合,看着电子流在磁场里转圈圈,这种成就感比打通关还爽。
试着把铜粉和硫磺按棋盘格排列,高温下会形成天然电路板。上次用这个办法做出了能自动演奏《致爱丽丝》的音乐盒,现在想想都激动。
说多了都是泪——那个用蜂蜜造糖果屋的存档,最后被蚂蚁军团啃得只剩框架。这里分享几个保命绝招:
最近在实验室手册里扒到个狠招:把铀235和石墨分层堆叠,控制得当的话能实现可控核反应。不过要记得穿戴铅制防护服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
原料 | 比例 | 产物 |
铝粉+氧化铁 | 3:2 | 铝热剂(可达2500℃) |
甘油+硝酸 | 1:3 | 硝化甘油(小心震动) |
蔗糖+氯酸钾 | 2:1 | 糖果炸弹(会冒彩虹烟) |
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,屏幕里的元素世界却愈发璀璨。记得上次在火山口用结晶硫造出的烟花吗?那些迸发的光点就像会呼吸的星辰,或许这就是我们沉迷沙盒游戏的秘密——在这个由像素构成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是造物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