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妈祖,原名林默,又称天上圣母、天后、天妃,是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广泛信仰的海神,被誉为“护航女神”。其信仰起源于北宋时期的福建莆田湄洲岛,至今已有千年历史,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。
历史起源
妈祖信仰始于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。据《莆田县志》记载,林默生于湄洲岛,因精通医术、善观天象、救助海难而受尊崇。987年,她在湄洲岛羽化升天,当地民众建庙祭祀,逐渐形成信仰体系。南宋至明清时期,妈祖受历代皇帝敕封达36次,封号从“夫人”升至“天后”,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崇的神祇。
信仰分布
妈祖信众超3亿,主要分布于:
中国:福建、广东、浙江、海南、台湾等沿海地区(如湄洲妈祖祖庙、泉州天后宫);海外:东南亚(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)、日本、美国旧金山等华人聚居地。全球妈祖庙超1万座,仅台湾地区就有约1500座。传说与职能
妈祖以“护佑航海平安”为核心职能,经典传说包括:
乘席渡海:驾草席渡海救父兄;化灯引航:风雨夜化身红灯指引商船;降伏妖怪:收服千里眼、顺风耳为部将。现代信仰中,妈祖亦被赋予家庭平安、事业顺利等寓意。

祭祀与习俗
重要节日:农历三月廿三(诞辰日)、九月初九(羽化日);湄洲祖庙祭典:包含祭旗、诵经、进香等环节,2016年参与人数超10万;巡游文化:妈祖金身全球巡安,如2023年湄洲妈祖巡游马来西亚历时15天;信俗活动:掷筊求签、穿妈祖服、佩戴平安符等。文化影响
两岸纽带:湄洲妈祖祖庙每年吸引超30万台湾信众朝圣;世界遗产:妈祖信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学术研究:全球超50所高校设立妈祖文化研究机构,出版专著超200部。相关争议
妈祖国籍:历史上琉球(今日本冲绳)曾建妈祖庙,引发文化归属讨论;现代演绎:部分影视剧改编引发传统信众争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