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风裹着咸味扑在脸上时,李海生正蹲在码头修补渔网。三十年前父亲教他打绳结的触感还留在指尖,那些被盐粒磨出老茧的指节突然抽搐似的抖了抖——港务局刚贴出的告示上,红头文件写着「开放星沙群岛民间勘探」。
老李家世代守着滩涂地讨生活,唯独祖父那辈出过异类。阁楼角落的锈铁皮箱装着发黄的海图,用靛青颜料标注的暗流走向至今清晰。箱底压着本1923年的《航海日志》,某页潦草记着:「月圆夜见蓝火,随流三海里遇珊瑚城」。
装备类型 | 祖父时代 | 当代方案 |
方位测定 | 六分仪+牵星板 | 北斗定位+声呐成像 |
风暴预警 | 观察海鸟行为 | 气象卫星云图 |
食物储备 | 咸鱼+淡水桶 | 真空蔬菜+海水淡化机 |
港区维修站的老张头听说他要改装旧渔船,叼着焊枪含糊不清地嚷嚷:「你这破船安侧推器?当心把龙骨震散架!」但看见李海生掏出的海图复印件时,老焊工突然噤声,转身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铜制罗盘。
首航那日恰逢小满节气,电子海图显示东经121°海域有异常温度锋面。根据《南海渔业志》记载,这种冷暖水交汇处常有古代沉船。当声呐屏幕跳出规则的几何图形时,同行的海洋系实习生小王激动得打翻了咖啡。
潜水钟缓缓下沉时,李海生想起父亲临终的话:「别学你爷爷当海疯子」。但当强光手电照亮那片覆盖着砗磲的罗马柱,某个青铜箱子的锁孔形状,竟与铁皮箱里的黄铜钥匙完全吻合。
应对方案 | 老渔民经验 | 科技手段 |
避风锚地 | 寻找海蚀洞 | 雷达扫描地形 |
船体稳固 | 加重石锚 | 动态定位系统 |
人员安全 | 捆绳结固定 | 抗压安全舱 |
回程遭遇的突发雷暴让所有设备失灵,小王抓着《现代航海手册》的手直发抖。李海生却摸出祖父的铜罗盘,对着乌云裂开的缝隙调整航向。当船头撞开最后一道浪墙,落日正把归途染成祖父日志里描述的鎏金色。
码头昏黄的灯光下,改装过的渔船拖着长长影子。李海生把新绘制的海图塞进铁皮箱,箱盖扣合时震落几粒海盐,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蓝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