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建立城市那会儿,我总像个手忙脚乱的面包店老板——面粉撒了,烤箱忘开,顾客在门口排长队。直到有次连续三个回合人口零增长,才明白粮食供应就像早餐铺子的蒸笼,火候不到包子永远熟不了。
地形 | 基础食物 | 改良后 |
草原 | 2 | 4(农场) |
丘陵 | 1 | 3(矿井) |
有次为了造大金字塔,我把所有生产力调到最大,结果士兵装备破旧得像是从废品站捡来的。现在明白食物-生产力-金币就像跷跷板,得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。
别像收集邮票那样见啥研究啥。想快速扩张就先点轮子(解锁商队),打算种田就直奔教育(图书馆加成)。记住每时代至少要解锁1个关键科技:
那天蛮族骑兵突然出现在城下时,我的弓箭手还在树林里采蘑菇。现在学会在城市界面常备应急方案:
灾害类型 | 预防建筑 | 修复耗时 |
洪水 | 堤坝 | 3回合 |
火山爆发 | 粮仓 | 5回合 |
有次看到大佬用三座城就完成文化胜利,偷师学来几招区域规划秘籍:
别只盯着金币数看!往友邦派商队能提升20%科技传播速度,往蛮族营地派遣反而能获取侦察视野。记住这个优先顺序:
有次无意中把剧院建在河边,发现文化产出竟然多了15%。原来地块加成就像炒菜的火候,差一点味道就不同:
现在每次开新城,我都会先打开地形过滤器,像拼乐高一样规划区域位置。当看到城市数据面板从红色警告变成绿色增长条时,那种成就感就像寒冬里喝到第一口热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