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七点的钟楼准时响起时,机电学院的王磊在食堂窗口前愣住了——豆浆桶里漂浮着半透明的蓝色灵体,打饭阿姨却像没事人似的继续舀着豆花。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目击到超自然现象,校园论坛里灵异目击话题的讨论量突破了两万条。
教三楼顶层新挂上的「猎妖特训基地」金属牌在阳光下反着光,这里原本是存放化学试剂的仓库。自从上个月出现试剂瓶集体悬浮事件后,教务处连夜改造出了五个专业训练场。教《现代符咒原理》的陈教授告诉我:"现在每节大课都要预留15分钟应急演练,上周三班有个女生用冰系咒语冻住了失控的式神,教务处正在考虑给她加实践学分。"
传统课程 | 猎妖课程 |
理论考试占70% | 实战演练占60% |
使用标准教材 | 配备《灵能图谱2024》定制手册 |
40人标准班 | 12人战术小组 |
在体育馆后墙,总能看到建筑系学生拿着激光测距仪在测量阴影长度。他们正在完善《校园灵脉分布图》,这份不断更新的电子文档已经标注了37个高危区域。计算机学院开发的「灵压预警」APP测试版刚上线就挤爆了服务器,有同学在评论区吐槽:"比抢选修课还难登录"。
学期 | 核心技能 | 典型应用场景 |
2023秋 | 基础符咒识别 | 处理教室游灵 |
2024春 | 结界构建 | 宿舍安全防护 |
2024秋(预测) | 式神协作 | 大规模灵灾处置 |
材料实验室最近流传着「会发热的护身符」的传说,其实是能源系学生把温差发电模块嵌进了桃木牌。食堂二楼新开的「灵能补给站」窗口,戴着特制手套的师傅正在制作夹着艾草糍粑的煎饼果子,据说能短暂提升对阴性能量的抗性。
晚上十点的操场角落,总能看到闪烁的符咒微光。大三的猎妖社团正在进行每周三次的夜间集训,他们的战术背心上别着不同颜色的荧光棒来区分类别。"上个月处理游泳馆水鬼事件时,我们的通讯符咒突然失灵,现在每个人都要掌握三种以上备用联络方式。"社团长张薇边说边检查着新到货的雷击木匕首。
教学楼的玻璃窗映着远处操场的点点微光,保安亭的老李头捧着保温杯嘟囔:"现在的学生娃娃,晚上比白天还精神。"他不知道的是,三分钟前刚有支四人小队从墙角的阴影里掠过,他们正赶往实验楼处理新出现的能量异常点。